【雪辰】冥王星12宮位|從破碎到重生,真正的強大始於一無所有(收藏)
今天這篇文章或許有些沉重,落筆時我也用了很大的勇氣。
如果你願意,我想請你挽著我的手,在清明節前夕,我們一起前往哈迪斯的棲息之所,共同走進冥王星的幽暗冥府——
因為這是你的人生
詳盡都在→年度運勢懶人包
優惠價網址︰→→博客來
【Alex大叔】2025年4月星座運勢
「摩羯水瓶雙魚」
「天秤天蠍射手」
「巨蟹獅子處女」
「白羊金牛雙子」
當死亡成為生命的必修課
正值清明,在悼念追憶我們所愛之人的同時,來聊聊與冥王星原型相關的"死亡"——這是每個來到世上的人都必然要面對的命題,但大家卻對此諱莫如深。
我們對冥王星懷有恐懼確實情有可原,畢竟它是掌管幽冥的死亡之神。
面對死亡時,我們常將其定義為災難事件,"趨樂避苦"的本能又讓我們下意識地回避死亡,將其視作晦氣的、不祥的。
更本質的恐懼源於死亡帶來的關係終結——當生命連結被強行切斷時,我們賴以建立自我認同的紐帶也隨之破裂。
人最無法拒絕的就是成長,若你始終回避生命中的某些真相,冥王星終將推著你向前。
雖然是以痛不欲生的方式,但當你從灰燼中把自己拾起時,你還是你,也不再是從前那個你了。
冥王星作為世代行星,在某種層面上代表著有關大自然和宇宙的律法,尤其是與生閉環、萬物更新相關的。
它提醒我們所有事物都要經歷"成住壞空"的週期,比如:世界的建立、存續、崩壞、再轉化為新世界的誕生。
死亡對於生命而言,也只是在經歷迴圈中的一個階段而已,恰如秋葉飄零,既是終結也是新生的前奏。
然而疾病與死亡總被我們蒙上負面濾鏡,只因它們帶來"痛苦"——這種被我們主觀定義的體驗。
比如生病了,身體會痛,所以生病“不好”,我們都不想生病,但有時候疾病往往是一種信號,可能在提醒你現階段的方向需要調整。
比如連軸轉的工作狂在體檢中發現腫瘤,這是冥王星用極端方式警示:你該休息了。
疾病不是懲罰,而是生命本能的提醒機制。
類似的隱喻在工作坊中屢見不鮮:因數宮肌瘤就醫的女性,可能與潛意識中未化解的墮胎愧疚相關,身體通過疾病敦促她們直面被壓抑的情感。
死亡最令人難以承受的,是將你愛的人從身邊搶走。人間最恨愛別離,死亡正是關係的永別。
這不僅是一段關係的消失,更是我們自身某一部分的崩塌。
世上很多人,通過外在的關係和身份("某人的子女/伴侶/朋友")定義自己,這些關係像鏡子一樣反射出"我是誰"。
如果那個曾經與我們互動、確認我們存在的人不在了,我們熟悉的"自我"也無可挽回地被瓦解。
人類對死亡的恐懼,很大程度上源於它對關係的徹底切斷。
我們與所愛之人的情感紐帶,構成了我們存在的重要部分,死亡強行終結,某種"存在方式"永久消失,帶來巨大的喪失感。
而冥王星就是要粉碎我們所有依附於外物的自我認同,迫使我們面對這樣一個問題:"當一切外在定義都被拿走,你還剩下什麼?你是誰?"
一個天蠍座的死亡覺醒筆記
作為一名太陽天蠍四宮,水星天蠍合IC的人,這篇文章裡,我想多聊幾句自己的故事——面對死亡的故事。
2019年的兒童節,我高考前一個禮拜。我的父親因突發心臟病離開了,其實07年,他就檢查出患有嚴重的心衰,那時起我便被籠罩在對死亡的恐懼下。
他的身體每況愈下,我的恐懼就加重一分。很多次在夢裡哭著求他別離開,哭醒時淚已打濕枕頭。
但該來的終究會來,冥王星會以出其不意的方式,讓你在最無助時直面真相——我分明還是個沒長大的小女孩。
就像珀耳塞福涅毫無預兆被擄往冥府,得知他去世的那一刻,我的世界裡,照耀我的太陽熄滅了,周圍只剩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。
從此,我必須學會成為自己的太陽,發出自己的光,長大成人。
《如夢之夢》中有一句臺詞:“若沒有留下遺憾,便能坦然面對死亡。”
關係終結的同時,往往有很多遺憾,因為冥王星的無可挽回——任何生靈墜入冥府此生就永不復返——伴隨太多未盡的言語與未完成的愛。
父親去世時我沒能見上最後一面,我最最遺憾就是,那天出門前,他問我的最後一句話是:“什麼時候回來”,我卻因為在跟他賭氣沒回答他。
之後我一直都恨那天的倔強,以至於有勇氣講出這件事讓它見光,就用了四年。
敲下這些字時,仍有錐心的痛。人生難免有遺憾,但我依然希望讀到這裡的你不會重蹈覆轍。如果你也有相似的遺憾,願你能慢慢晾乾潮濕的記憶,別再重蹈自己的覆轍。
冥王星是人類潛意識、陰影、靈魂暗面所在,像一把利刃專門剖開逃避的真相,通過製造"永久失去"的恐懼,啟動愛與生存的本能。
這是冥王星的殘酷與慈悲。用"永不復返"的極端,逼人成長,從此後,關係尚存時,我們開始說不敢說的話、面對不敢面對的問題、表達羞於表達的情感……
碧梨在寫給逝去友人的歌中唱道:
“I have to let you go,but I love you more and more than you could know.”你走了,我對你的那份愛要去向何處呢?在你走後,我還有很多事情和愛要和你分享啊。
冥王星專門來砸碎熟悉的安全生活,我們總想待在舒適圈,冥王星直接掀桌子(裁員/分手/生病),遭遇重大失去後,有人會陷入"為什麼是我"的悲傷和憤怒。
我也曾無數次問為什麼?為了自我調節,接觸了心理學、哲學,再是占星學。
人類總是本能地抓緊熟悉的安全感模式,抗拒改變。而能支撐我們渡過冥河、在破碎中維持平衡的,唯有對生命本具智慧的堅定信念。
但這份信任必須根植於對宇宙法則的認知,否則源自恐懼的虛假信心,終將在真正的考驗前土崩瓦解——凡不真實的,根本不存在——這也正是占星學的價值所在,它能引領我們發現宇宙律法。
冥王星的終極課題其實是:把"我好害怕失去",變成"我知道什麼該失去"。當認識到:這次失去讓自己看清了真正重要的東西,就達成了冥王星要求的覺醒。
當然,理智上明白了毀滅孕育著重生,但情緒的陣痛不會打折。正如英女王所說:"悲傷是愛的代價。"
所以,請允許自己悲傷,給心靈以時間,給眼淚以容身之所。
活下去,終結這個輪回
面對親人逝去,開始可能不接受。否認現實、甚至強顏歡笑說:我已經沒事了。親人過世的前幾年,大家都避諱提及,隨著親人下葬,我們的情緒和傷痛也被一同埋葬。
但傷口需要呼吸,情緒需要被看見。隨著時間推移,也許我們終於能夠慢慢轉身,直面事實。
到後來,不論回憶中是逝者給的愛還是傷害,我們都要尊重自己真實的情緒,好好處理那些憤怒、委屈、愧疚、自責。
佛洛德寫到:"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失。它們只是被活埋,並將在未來以更醜陋的方式湧現。"
允許自己完整地表達情緒,比如寫作、心理諮詢,都可以疏通被凍結的能量。
有時候,我們看似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,實則潛意識裡已經追隨先人而去了——"我不想活,所以就不怕死"。
2023年11月,行運冥王星對分我本命盤的月亮,我又失去了陪伴我14年的小貓。本以為我已經可以直面死亡了,現實卻再次證明並非如此。
埋葬它的第二天,我就帶著《與無常共處》逃往大理——又一次逃避。一個月後,我才驚覺潛意識裡,我早已跟隨父親離開。
冥王星仍在試圖控制,控制不了死亡,就控制自己對死亡的理解,而冥王星滯後效應,正是先摧毀,等塵埃落定再讓人看清真相。
如果你也有類似經歷,不妨試著感受:當說出"我想活下去"時,這句話究竟有多少發自內心的力量?
這種潛意識的自我犧牲,是一種隱秘的忠誠,是盲目的愛,也是冥王星的最後一道考題,我給出的答案是:"活著是對父親背叛",在潛意識中自我懲罰。
盲目的愛有很多:父母離異的孩子重複不幸的婚姻,父母自殺的孩子產生自毀傾向。
冥王星期望的答案是,"我要活著,終結這個輪回"。
冥王星的真正用意是,要我們將意識之光帶入黑暗,把盲目的愛轉化為"有覺知的愛",從痛苦中生長出新的血肉。
面對失去的傷痛,就像帶著致命傷口前行。起初可能痛到無法站立,但隨著時間推移,終能蹣跚起步。傷痕很難完全消失,叮個蚊子包,撓破了還可能會留疤呢。
但請相信,曾經最脆弱的傷口,有朝一日會成為最堅固的鎧甲。
與死亡溫柔共處
"冥",幽也,暗也。在最深邃的靈魂暗處,往往蟄伏著蛻變的力量。冥王星雖攜毀滅之力,卻也能激發生命最頑強的韌性。我曾見過一位小提琴家一邊演奏,一邊進行開顱手術。
這是生命力純粹的表達,每個音符都在與死神叫板,向世界表達——生命可以如岩石般堅不可摧。
要跨越恐懼,首先需要直視它的勇氣;其次要以包容之心轉化這份恐懼。
正如冥王星也象徵著淨化與重生的力量——如同"冥"想,放下阻礙成長的雜念,達到清淨的境界,獲得內心的平和,從而實現療愈與蛻變。
希臘神話中,赫拉克勒斯的第八項試煉正是冥王星原型的寫照。面對九頭蛇海德拉時,這位英雄每砍下一個蛇頭就會長出兩個新的。
而當他在沼澤中跪下,將蛇頭高舉至陽光下的那一刻,九頭蛇終於失去再生之力。而砍下第九個頭後,埋藏的珍寶隨之出現。
這個故事揭示了一個真理:當我們以直面和包容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恐懼,給予情緒足夠的空間與接納,就如同讓陽光照進內心,融化那些凍結的堅冰。
胡歌談及死亡焦慮時說:"劫後餘生的珍貴,不在延續呼吸,而在握緊重新選擇的權利。車禍粉碎了我的皮相,現在該用思想重塑骨血。"
願所有正在經歷哀痛的人都能獲得這份祝福:面對死亡與重生的劇痛時,請給予自己足夠的勇氣、包容與時間,與所有因失去而生的感受溫柔共處。
唯有如此,我們才能對那個涅槃重生的“我”保持敞開。冥王星不僅要將我們"撕碎",更是為了讓我們以更遼闊的方式重新確立自我——在破碎處,生出更包容的生命姿態。
冥王星落在12宮:在悼念中重生
每個宮位的冥王星,都在用獨特的方式教我們:死亡不是終點,而是靈魂換乘的月臺。
冥王星在1宮
往往通過自我毀滅與重生來理解死亡。TA們可能經歷身份危機或重大身體變化(如疾病、手術),可能通過徹底改變外貌、性格或人生方向來轉化,如重病後活出更真實的自我。
冥王星在2宮
死亡課題常與物質安全相關,比如遺產糾紛、財務損失。TA們需學會放下對物質佔有的執念,理解真正的價值在於生命本身,而非外在資源。
冥王星在3宮
死亡恐懼常通過語言、思維或近親關係顯現。可能因手足離世、學業挫敗而崩潰,最終借寫作、教學或深度溝通,將痛苦轉化為智慧。
冥王星在4宮
家族創傷、家宅變故(如老宅拆遷、親人離世)會引發深層恐懼。TA們需直面家族業力或父母死亡,通過重建家庭關係、探索心理學,將創傷轉化為情感根基的力量。
冥王星在5宮
死亡威脅來自生育、創作或愛情,可能經歷流產、失戀或創作瓶頸。轉化關鍵是將失去昇華為創造——比如用畫作紀念離開的生命。
冥王星在6宮
日常中的死亡(寵物離世、慢性病)、健康危機、職場重大壓力是TA們的覺醒契機。通過身體養護、服務他人,理解生命如四季更替般自然。
冥王星在7宮
伴侶或摯友的分別、死亡帶來關係的幻滅,可能因伴侶離世或離婚經歷靈魂撕裂,TA們必須學會在另一半缺席後,仍能完整獨立,甚至從離開的人身上獲得愛的延續。
冥王星在8宮
直接面對他人或自己的死亡。TA們可能從事殯葬業或心理學,因遺產糾紛或瀕死體驗,蛻變為療愈者。
冥王星在9宮
通過哲學、遠行或異文化接觸死亡(如參訪金字塔)。可能在異國遭遇生死劫後,建立更深刻的哲學觀,進而指引他人。
冥王星在10宮
權威人物(如父親、上司)的死亡讓TA們被迫成熟,也代表社會身份的"死亡"與重生。可能因失業成為重生的契機,鍛造出更堅韌的公眾形象。
冥王星在11宮
團體中的“死亡”(如社群解散、朋友背叛或自殺),讓TA們思考群體與理想。轉化方式是投身公益,將絕望轉化為集體覺醒的力量。
冥王星在12宮
與“不可見的死亡”共處(如失蹤、靈異體驗)。TA們可能是通靈者或療愈師,在夢境與潛意識中,學會放手那些無法具象化的告別。
不同文化中生死觀的啟示
還記得幾年前風靡網路的"黑人抬棺"嗎?源自西非迦納的習俗,他們認為人既哭著來到世間,何不笑著離開?
於是根據逝者生前的職業愛好定制棺木,用歡快的儀式送別。非洲許多部落都是如此,葬禮上只有狂歡,沒有哭泣。
中國也有"嗩呐一響,黃金萬兩"的俗語。當嗩呐聲響徹在葬禮上,仿佛在慶祝一段生命旅程的結束。
西南彝族,人們堅信靈魂不滅,視死亡為自然輪回。
這個崇尚火焰的民族,在火葬後由畢摩(彝族巫師)吟誦《指路經》,指引逝者靈魂沿著本族家支的遷徙路線,穿越山河,魂歸故里。
豁達的喪葬文化,正是冥王星要求的"神聖轉化"——將肉體的消亡轉化為精神的慶典。這些儀式也確認了死亡只是靈魂在換乘去他方,而非終點。
清明祭祖的習俗自古延續,正是因為人類從不是孤立的存在。我們需要銘記來處,聯結祖先的力量。
冥王星定下"能量傳遞與業力延續"的規則,生者將逝者的精神整合進家族集體潛意識。
祭祖不僅是家族凝聚的儀式,更是跨越心靈的對話,那些傳承的家風與愛意,終將成為家族之樹的根基。
逝者已矣,但我們可以將那份精神血脈代代相傳。
結語
決堤的淚——不是不願放手讓你走,只是有些想你了。
清明時節,請把思念,訴說萬萬遍,春風會將你的心聲捎到他們耳邊。
想對讀到這裡的你說:死亡只是走出了時間,而愛從來都能穿越時空。
所以,帶著他們的那份愛,痛快地活下去吧,活出你自己。
僅此紀念,我們深愛卻已遠行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