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庭聚餐的傳統正在逐漸消失的現在,於美國與日本等國,卻是掀起了家庭聚餐的熱潮。
餐桌教育不止是對個人涵養的培育有所影響,更對於孩童的頭腦發育以及學習能力也會有所影響。研究結果也成了此一現象的強力後盾。根據最新的理論指出,每天20分鐘的餐桌對話,不只是可以改善孩子的未來,更可以為父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帶來巨大的變化。
把禮節最小化家族傳統豐富化
如果孩子還小,就要把餐桌的禮節調整成孩子的水準。也就是說,不可以對孩子期待擁有大人的餐桌禮儀。兩歲以前的孩子好奇心都比較重,在餐桌上用手觸摸食物而去探索,也是因為好奇心的延伸所致。所以在小孩發育到手部的協調能力充分發揮的四歲之前,只要教孩子熟悉跟家人一起坐在餐桌上、爸爸媽媽平常再怎麼像朋友一樣親密,一旦坐到餐桌之後就會遵守禮儀。自然而然地,這就會變成特別的經驗和儀式。
如果說平常幾乎沒有對話的家庭,那麼在用餐的時候,就不必限制說些什麼話。最重要的是,要根據每個家庭的現實狀況,來制定出家庭的規則,以及固有的文化。把每日進行的日常用餐時間,改變成家庭特有的儀式方法,出乎意料之外的容易。
創造只屬於家人的儀式
如果是有宗教信仰的家庭,那麼就按照家庭成員輪流來進行用餐禱告,也是一種方法。就算不是隆重的祈禱,用「我要享用了。」這些簡短的字句來開始用餐,以及「我吃飽了。」「我吃得很滿足。」來結束用餐的方式,也可以成為家庭自己的儀式。雖然這只是非常短暫的瞬間,但是讓孩子對為了他們準備餐食的父母表達誠摯的謝意,以及認識飲食的重要性方面,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如果想要讓孩子在用餐之前養成洗手的習慣,那麼在把孩子硬拖到浴室之前,爸爸媽媽只要先把洗手的樣子做給孩子看就行了,透過這些反覆行動,孩子就會把洗手的行為當成是用餐前必須進行的事項。
區隔生活空間與餐桌
家庭用餐在固定的空間進行會比較好。在固定的時間、固定的場所,反覆進行像是規則一樣的事情,就會形成一種儀式。當孩子知道到了用餐的時間,全家人就會聚集到同一個地方,而變成一個規則之後,孩子的飲食習慣也就會成為規則。
在孩子愈幼小的時候,父母會愈容易產生在任何地方都急著餵孩子吃飯的傾向。但是除了不得已的情況之外,必須要培養孩子在同樣的地方、同樣的時間用餐的習慣。
準備用餐的過程讓孩子參與
在準備用餐的過程中,依孩子的年齡付予不同的任務會比較好。
如果說從上市場到料理是長男要做的事情,那麼擺放餐桌和餐具的工作就是老三的責任。就像這樣,兄妹分配好自己的工作內容,以及家人用完餐之後,每個人把自己的碗筷放進水槽的動作,也都已經完全生活化了。
如果從準備用餐到洗碗為止,孩子可以一起參與完整的用餐過程,那麼不只是可以減少父母的壓力,而且對年幼的孩子來說,就會把像是依照家人的數量擺放餐具、飯匙的這些簡單工作,當成是遊戲的一部分,並會對家庭聚餐感到有興趣。
家庭的作息以用餐為中心
雖然每週五次的家庭聚餐被認定為是最理想的餐桌教育條件,但是考慮到現實環境,專家認為每週三次的家庭聚餐,也就足以讓所有年齡的孩子達到餐桌教育的效果。問題不在於次數,而是在於多久一次的定期性,以及對孩子是否有預告的效果。
如果上夜班的情形比較多,那麼可以改變為早餐的時候進行家庭聚餐。全家人如果能夠提早三十分鐘起床,那麼就可以給孩子比消夜還要健康許多的早餐當成家庭聚餐。如果下班的時間比較固定,那麼就調整孩子補習的時間來從容地享用晚餐。如果真的認為餐桌教育是必要的,那麼其優先順位也當然要比學校、補習班、私教育來得更重要。
文/自由時報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