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歲(又稱太陰、歲陰、蒼龍、青龍、天一、太一等)是中國古代天文和占星中虛擬的一顆與歲星(木星)相對並相反運行的星。爾後,演變成一種神祇信仰。

 

太歲起源:起初,由於人們仰頭觀測天體運行時,所用來標明的地理方位,常常與生活中所習慣的方位顛倒。所以上古觀測者們為方便起見,便假設了地面之下的一個星體,取名為「太歲」,其運行方向與歲星(木星)相反;如此一來,當人們使用太歲紀年時,太歲的方位移動方向,就與地理上的習慣(北上南下、左西右東)相符合了。

 

《續文獻通考‧郊社考卷一百九》:「太歲者,十二辰之神。木星一歲行一次,歷十二辰而一周天,若步然也。自子至已為陽,自午至亥為陰,所謂太歲十二神也。」古人將周天分成十二段,每段對應一個地支,稱為一次。而木星每十二年繞太陽一周,大致上就是每歲行一次。

1

古代:太歲最早出現在《荀子‧儒效》篇中,而避太歲的信仰則是從避歲星的占星術中分化出來的,兩種信仰在戰國時代常常混淆,一直要到漢代以後才逐漸釐清。

 

古時候將太歲視為君王,東漢王充的《論衡》說:「太歲之意,猶長吏之心也。」南宋祝泌的《六壬大占》說:「帝王係命於太歲、后妃係命於歲之陰」在清代《協紀辯方書》得到一個扼要的總結:「太歲,君象,其方固上吉之方,而非下民之所敢用。」太歲為貴神,其所在之向當然也是尊貴吉利的,但是黎民百姓卻因為太歲所在的方向太過於尊貴,反而必須避開,以符合上下尊卑的身分。

 

其實太歲原本並不是凶神,而是守護神,明代《三命通會》說:「真太歲,又名轉趾煞,要大運日主與太歲相和相順,其年則吉;若值刑衝破害,與太歲相戰克則凶。」與太歲相順則吉,相逆則凶。清末民初的命算大家袁樹珊說:「夫太歲,至尊,非煞也。」。

 

清代《協紀辨方書》也說:「《廣盛歷》曰:歲破者,太歲所衝之辰也,其地不可興造、移徙、嫁娶、遠行,犯者主損財物及害家長。惟戰伐向之吉。按,歲破為最凶之神,而《廣盛歷》雲『戰伐向之吉』者,蓋向歲破、即坐太歲而敵人乃居歲破之位也,然則乃是用太歲,非用歲破也。」只要坐太歲(亦即背對太歲),讓敵人面向太歲,那麼敵人就陷於「歲破」的大凶位,因此背太歲者吉,面太歲者凶,不言可喻。從以上的討論,只要依照「右背刑,左前德」的規則,就可以安處在吉位,一旦不按此律,那麼在前、後、左、右排列組合後,漸漸由吉轉凶,而以「迎刑左德(背德面刑)」為最凶。但是後來太歲的吉神面向被忽略,成為了一個凶神了。

 

現代:相傳金章宗因其母病,而首創祭拜「本命星」之俗,以求母病速癒,這是北京白雲觀祭祀太歲的由來。後演變為安太歲。當時,江南也有安奉太歲之俗,主要為改善家中風水。太歲神從南北朝開始就有六十位,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太歲的名字全部更換,成了現在各地有安奉太歲的廟宇裡面的六十太歲。

 

由於漢人對太歲降禍的畏懼,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,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,唯恐觸怒太歲於己不利,便於當年祭拜太歲神,以祈福消災。此活動便稱為「安太歲」。早期,安太歲相當簡易,欲安太歲的信徒,多於春節前後,以紅、黃色紙書上「本年太歲星君到此」或「本年太歲星君神位」或「一心敬奉太歲星君」之類字樣,貼在家中,晨昏焚香禮禱。年底送神時,將紙撕下焚化,「送神上天」。ZenFone 2 新機搶賣!

在道教中,斗姥即眾星之母,台灣道教、台灣民間信仰中,祭拜太歲星君等諸星辰者,多半先禮斗姥,這種傳統是從北京白雲觀流傳出來的,原本是道教全真道龍門派的作法,後來則廣為流行於台灣與香港。

 

太歲神:人格化的太歲神出現的相當晚,太歲升為神,時代應該不太早,在漢代以前的文獻沒有明確以太歲為神的。最早將太歲視為神明的,是東漢的王充在《論衡‧譋時篇》說:「太歲,歲月之神;用罰為害,動靜殊致,非天從歲月神意之道也。」自此之後,「太歲」就一直是潛伏在民間的一個凶神,通常並不祭祀,但又有若干與之相關的傳說,而各個傳說中的「太歲」並沒有太大不同,都是某人冒犯了太歲,遭受到災難,這就是統稱的太歲神。目前可考證的最早人格化太歲神是殷郊。《封神演義》說:「殷郊為執年歲君太歲之神。」在宋代的道教傳說中,殷郊是商紂王的長子。目前少數寺廟將每年農曆七月十九日訂為太歲星君殷郊誕辰,但此事多數人並不知道,並且也少有相關祭祀活動。

 

太歲星君相傳每一年都會有一神祇主管、監察,而主管這職位的便稱為太歲,太歲共有六十位,而六十花甲的每一年,皆由一位太歲主管,太歲十二年行走一周天,因而每年所在的方位,皆被視為凶方,不宜掘土建築,一般人年庚,若與值年太歲相同,民間稱為犯太歲,年庚對沖者,則叫沖太歲,無論是那一種,在那一年裡必定百事不順,事業多困厄,身體多病變,因此務必要奉太歲星君,「以保本年平安無事,萬事如意,福運享通。」

arrow
arrow

    否極泰來樂活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